一⛵️、項目簡介
“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旨在構建高質量全學科的科研訓練平臺🥙🙆🏿。結合我國高校國際化科研人才培養實際,以獨特科研訓練機製,成規模🔶、成體系,組織世界頂尖名校知名教授指導學生進行科研訓練,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型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學術素養。本課程通過科研過程中理工融合、文商交叉,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選修課程以開展科研訓練👩🏻🦼➡️🤽,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項目中的教授多為全球綜合排名TOP30,美國TOP20,英國G5或所在學院專業排名全球前三的院校的在職研究型教授🛀🏻⛱。(部分應用型學科如建築設計👨🏽⚖️、法律🧑🏻🦯➡️、商業管理主要為Adjunct聯席教授)🖊,授課教授也包括歐美國家院士、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或SCI/SSCI一/二區期刊編審🚣🏽。

教授陣容(部分)
二、課程設置
科研基礎訓練課程包括專業知識拓展課程、科研素養與論文寫作課程兩部分。
1.專業知識拓展課程👭🏻:2025春季學期共12周👩🏻🦲,由教授負責課綱與教學設計,全程采用英文直播授課,並配備助教直播課程進行深度講解和答疑,本階段主要講授相關學科方向的理論知識和應用,並在結課時輔導學生產出一篇圍繞科研實踐的結課報告🧏🏽♂️。
2.科研素養與論文寫作課程:錄播課程,與專業知識拓展課程同步進行,可選擇性參與。
三、課時及學習方式
1.專業知識拓展課程自3月8日起正式上課🤲🏿,教授課每周一次課,共32課時,全程在線直播,安排在周末上課。此外,助教輔導課程,共計22課時,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上課👩🏽🔧,助教課不計入考勤;
2.科研素養與論文寫作課程,共計16課時,選擇性參與,不做考核。
四、授課方式
本課程均在項目方授課平臺授課和學習👩🏿🍳,可在線互動,完成在線作業和考試。平臺開通雙語字幕翻譯功能🙅,並支持視頻回放。
五、申請條件
1.熊猫体育全日製在校本科生(建議二年級以上)🍀。
2.熱愛祖國💩✬,熱愛黨,遵紀守法,崇尚科學,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學習成績優異📌,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具有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
4.外語水平良好,英語四級500分以上、六級通過、雅思6 分🐉🏇、托福 80 分(滿足其中一項)🦸🏽♂️。
六↔️、評分與證書
課程與熊猫体育已開設學分認定,本科生修讀通過一門專業知識拓展課程可認定一門文化素質類選修課程🦻🏼,不計績點🙍🏿⚧。
科研策略與論文寫作課程學生選擇性參與🏄♀️,不設作業和考試⚁,不予認定學分。
課程結束後,總成績合格的學生可獲得由熊猫体育視成績賦予的文化素質類選修課學分,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研修學院頒發的“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英文雙語結業證書🫎,以及由教授親自簽發的成績證明,一篇圍繞科研實踐的結課報告🖕🏼。
課程評分方法主要為學生考勤、作業完成情況和期中考試、期末科研實踐結課報告成績的綜合匯總。評分的常規比例為🧝🏿:日常考勤10%🫳🏼,課程作業40%😉,期中考試25%⛈。科研實踐結課報告25%。最終以教授課程課綱為準🧔。
七☄️、宣講會
宣講時間:2025年3月4日 19:00-20:00
線上會議鏈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tpk9FjZAtxpW
#騰訊會議:202-583-244

八、報名方式
1🥑、請掃描二維碼填寫“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報名表,並加入學生課程咨詢群。


2、報名截至時間:2025年3月7日17🖖:00
九、系統註冊及退改選時間
1.系統註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將學生信息錄入教學系統,並通過QQ群及郵件通知學生登錄學習平臺⛪️,為學生開通學習賬號。學生收到通知後,應在2025年3月7日23:59前登錄平臺通過本人手機號完成註冊🥞、關聯學號以獲得上課權限🏃♀️,並了解和熟悉學習平臺的使用。
2.退/改選時間⏮:專業知識拓展課程自3月8日起正式上課,3月8日至3月20日期間🛖,學生可以試聽課程。3月20日23:59後課程選項將完全凍結♘,學生無法再退課程🤾♀️👩❤️💋👨。
十、聯系方式
錢寶鈞學院 姬老師,電話🧑🏿✈️:67798622,郵箱:jiguangkai@dhu.edu.cn
國際合作處張老師,電話:62378612,郵箱🪻:snow@dhu.edu.cn
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辦
楊老師電話13861531635🙏🏿;陳老師電話13961823503
更多課程信息📔、修讀要求可下載附件或點擊https://itstp.neoscholar.com/查看全部課程介紹,包括教授介紹、課程大綱、先修要求等📑。(開課前課程可能微調或增減)
熊猫体育官网國際合作處
熊猫体育官网教務處
錢寶鈞學院
2025年2月27日
2025春季課程介紹(82門)-0301.pdf
國際組織大師課&專家介紹2025.2.28.pdf